加九寮步道

由成功站下車,順產業道路下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邃的南勢溪谷,南勢溪由南向北蜿蜒川流,在這裡收納了加久寮溪,大河小溪水流營力不同,在滙流處造成漩渦,漩渦在泰雅語Sqyuniy,漢音以「加九寮」記載,是這裡地名的由來。

加九寮台車橋墩遺構。

跨越南勢溪的鋼骨紅橋,取代搖晃多年的吊橋,突兀的景象,卻是新地標。踏上加九寮步道,這是一條舊臺車道遺趾,眷戀臺車的小聚落,留下老人與故事,記憶產業的興與衰,只有小小土地公廟,依然守護著他們。 生態豐厚的加久寮溪,苦花、石斑、溪哥魚悠遊覓食,臺灣獼猴、赤腹松鼠、臺灣藍鵲常在步道上嬉鬧,春天的華八仙、夏日的冇骨消、秋天的野薑花、冬天的烏心石,花香四溢,總讓昆蟲們貪食忘返,這樣豐盛的四季饗宴,等著您來細細品嚐!

加九寮步道台階
美麗的溪流景色。
舊台車隧道遺跡。

(資料來源:山林、水境、人 生態導覽手冊)

三車一艇

五十年代,烏來地區的觀光事業正逐步邁向繁榮興盛,除了台車開始轉型為觀光台車之外,龐大的外國觀光客群,也吸引了其他交通運輸業者的投入,試圖分享觀光業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因而有了「三車一艇」。

  所謂的「三車一艇」,就是指「台車、纜車、馬車」和「小遊船」,當地人都稱小遊船為「Boat」,也就是供人手持船槳、以人力划動的划船。小遊船最初源自於烏來鄉公所的公共造產,在烏來水泥橋上端左側(今秀山飯店現址)建造一座遊船碼頭,在秀山飯店的老頭家朱福來取得經營權後,朱家購置了三十多艘小遊船,供遊客划舟戲水。以每小時五元的低廉租金,成為了當時青年男女約會的去處。後因為泥沙淤積,致使河床無法行舟,朱家只得將碼頭改建為秀山飯店,烏來小遊船遂成絕響。

  最初烏來溫泉尚未興起,主要的觀光景點是清流園的山地歌舞和瀑布,當時還沒有環山道路,老街和遊仙峽(今稱情人步道)道路狹窄,不適合機動車輛行駛,所以要經過清流園到瀑布,就要依賴台車輸送,工人們在推完木材之餘,若遇到遊客想要搭車去瀑布,便會利用工具箱充當座椅,推送遊客一程。

  因人力手推台車行進速度緩慢,遊客往往得費時等候,經營小遊船的朱家遂在民國50年購置數輛馬車,用以載運到瀑布區遊玩的遊客。雖然每趟40元的票價以當時的物價來說略為偏高,但仍吸引大量遊客乘坐。

  由於馬車會和台車搶生意,雙方不只一次產生激烈衝突。老站長楊華康就曾經見證過,台車工人石有金、李昭厚等率二十多位台車工人以人牆方式在攬勝橋上擋住馬車不給通行的事例。最後馬車業者缺乏合法的營業執照,營運時又發生墜馬事故,僅營運七個多月就草草結束營業。

  纜車則是更晚,民國53年施工,民國56年正式營業。纜車的搭建據研究烏來地方歷史的李杰穎所說,纜繩是由原住民扛著鋼索徒步攀爬山壁搭建,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當時烏來纜車是國內第一條觀光纜車,可說是全台轟動,許多公司旅遊都衝著纜車而來。洶湧的人潮甚至促使了台車機動化,直到民國72年水源保護區成立後才漸趨沒落。

(資料來源: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烏來台車時間旅行》頁150、152、154;《車寮仔物語》頁20-21;《沿著輕軌私遠足》頁117)

2019/11/15台車加九寮線田調

徐佩珠/烏來林業生活館志工

一、說明:   

(一)成員:陳漢順老師、幼瑄小姐、芳軍隊長、世芬副隊長及7位志工夥伴,共計11人。   

(二)行程:以紅河谷越嶺古道為主軸,走消失的台車道、尋找舊台車鐵軌;從加九寮觀光大橋到三峽熊空前的溪邊折返,往返總長約10公里、7小時10分鐘。

二、以時間為主軸簡述路線:

8:30  加九寮觀光大橋起程:過橋從民宅前直行,從民宅旁順延其水管道即前台車道,在道路的左邊樹叢中,藉水管線路尋覓台車道。

9:00  三分仔台車水泥橋墩:矗立於加九寮溪兩座高聳水泥柱,是早年輕便車道跨越溪谷之橋墩;係日治時期三井合名會社開築由平地通往烏來山區的台車路,於1928年完成通車;從環河2號橋望去非常壯觀。

9:06   登山口:從紅河谷污水處理廠旁石階進入,台車道就在我們的腳下,開闢者通常利用「之」字型路徑架設台車道。

9:20    越嶺古道:漢順老師特別帶我們走一小段的「崎路」,直直而上、係捷徑之意;雖然走時身無背負重物卻也吃力微喘呢,實難以想像前人台車工作者、拖木馬工人身負300~1000公斤以上的木材,日日、不分晴雨往返山林間,心中油然而升尊敬之意。

9:40   工寮(原林務局新竹林區烏來工作站加九寮護管所)

10:00 神像區:不同宗教信仰的代表都在這邊,增強穩定勞動工作者正念。

11:00  *舊台車鐵軌*:發現時刻、老師及夥伴們皆歡呼開心,見證了台車道的重要遺趾!其外觀已被植被、樹叢煙沒,若非老師引領、著實無法辨識正確位置;多年前老師為辨識此處、特別用紅繩鬆綁旁邊的樹幹,雖掉落樹叢旁、被細心的夥伴找到了~居然還在耶~趕緊又重新放置樹幹的藤枝上,我們有機會還會再來喔!

11:30  工寮:不大的空間,卻給人放鬆的心情,四周蟲鳴鳥啼花草茂密、樹林天空遠離塵囂。

12:30  往三峽熊空前溪邊午餐休息:哈~終於可以再輕鬆補充能量嘍,羼流不斷的溪水、溫暖陽光輕洩岩石樹林中,夥伴們各自找尋喜愛的位置呢~ 停留約20分鐘後,約13:00前折返原路回程。因為有延時等因素、回程要加快腳步、自成二組分別趕路,好似前人當日工作完畢返家心態、歸心似箭喔。

15:40  加九寮觀光大橋前解散結束行程:老師微笑拿出血藤種子送每人乙顆、扁圓形光滑亮黑色(約10元硬幣大小),對我們今天參與者給予大大的鼓勵!真巧、之前曾尋找此種子未果…雖然當時全身有些酸痛尤其兩腿、但突然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三、感想:   (一)沿途老師皆解說有關台車故事、幾年前也多次往返、非常熟悉這條台車道,雖然因風災有改變路況、所幸整體地貌未變,用地圖、也分享照片比對夕今,獲益良多。   

(二)路況:現有路面係原台車路約4/1寬。       

1.寬度窄至1人肩寬、後段(全程5/1)幾乎蔓草煙沒、易迷失,有碎石易滑路段、較危險處有繩索。      2.會經過許多大小不一的橋(獨木橋、鐵架橋、木條板橋等),有一處較寬的溪需越過大小石頭流水的河床。       

3.參與人員需著雨鞋、體力佳、能隨時調整腳步節奏,平日有爬山經驗者為優。   

(三)感謝漢順老師帶領及夥伴們全程協助相伴、才能順利完成我參與首次的田調。

探訪加九寮台車步道

文/黃世芬/烏來林業生活館志工

時間:108年11月15日

天氣:晴

導覽老師:陳漢順

領隊:曾幼瑄

參與人員:白笙、周芳軍、徐佩珠、曾秀珍、翁秋敏、黃世芬、黃春蘭、蔡玉滿、鄭惠美(依姓氏筆畫排列)

路線:

加九寮觀光大橋→路門→三分車橋墩→登山口→豎路→神像→工寮(造林護管所) →工寮→加九寮溪,→折返回程

這天是個老天爺賞臉的日子,撇下日前突然而起的滂沱大雨來個晴空萬里,連雲都覺得變少了,一行人懷著晴天般的好心情前往行程,雖然心裡對於山中天氣的難以掌握有著忐忑,怕事一陣雨來影響前行之路,但是,勇者無懼,尤其又有一群好夥伴的互相扶持,不怕!

啟程

當我們通過坐臥在青山綠水之間紅豔豔的加九寮觀光大橋後,我們的加九寮台車步道的田調行程就像宣誓一般,正式展開!

三分車橋墩?五分車橋墩?

通過路門,經過原本在觀光大橋遠眺的橋墩前,漢順老師於此拿著地圖為大家更詳細的家解說今日的行程,並且順口而出:「五分車橋墩」……,地圖上明明標示的是三分車橋墩為何成了五分車橋墩?漢順老師說:「耆老說的……。」地圖是漢順老師早年所繪製,當時應該也是耆老所云才會標示為三分車橋墩,但是又再求證另外耆老得到的是五分車橋墩,對此橋墩的軌距究為三分車橋墩或五分車橋墩,現今已難分辨,因為橋墩只剩下一側,並不是兩邊都保留著,無法真的去進行測量獲得可為徵信的結果,對此,持著保留的態度,也許有那麼一天,找到當年的建橋紀錄,不就真相大白了嗎?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台車的軌跡

一行人由登山口進入山裡,當然我們的目標是循著台車的軌跡往前行,而在草木雜生的山裡台車在哪裡呢?漢順老師把手往前一指,讓我仔細看著半遮掩山林裡的水管,老師說:「那些水管是沿著台車拉的…..」老祖先們真的很聰明,興建台車軌道路基需要整平,而前人借力使力,沿著台車線拉水管就毋需再多費力氣翻山越嶺的拉水線,既安全又省事,而這些一條條的水管成了當年台車路線的重要證據。

當然,光有水管線路無法滿足台車軌道存在的渴求。一行人在戒慎小心下,安然度過一次又一次令人為之驚險的山路,同時感謝對於這片山林持懷守護之心的山友,他們三不五時上山除雜草,維護路徑,也在危險路段設置繩索,以便登山客能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漢順老師在一段看起路況極佳的山徑上停了下來,搜尋了一番,這裡是他多年前看過鐵軌處,去年他再次前來時,曾在附近樹上綁上紅帶以為記,但是,東看看西看看就是沒瞧見那條紅帶子,帶著不確定的神情,漢順老師著實的找尋一番,終於發現鐵軌了,一群人猶如發現新大陸般雀躍不已,輪番撫摸著鐵軌。而我們的大隊長芳軍大哥火眼金睛在草叢堆裡發現紅帶子,漢順老師輕呼了一口氣:「就是那條,我之前綁的就是那條帶子。」離開鐵軌道前,白笙將紅帶重新繫在樹上,作為下次探訪的標記。

看到鐵軌就足以讓我們欣喜無比,而更人興奮的是,漢順老師表示,過神像後的山谷裡有段鐵軌於蘇迪勒風災後出現了,事隔兩年,或許還能看得見。但是這個期待是令人失望的,山林裡的綠勢力遠比想像的大,經過一兩年的時間,鐵軌已被草覆蓋,見不著那段鐵軌路。

豎路,陡直的木馬伕之道

我們抵達一條叉路,往左的越嶺古道即是當年木馬夫走的路—豎路(閩語)。漢順老師表示,這條路是通往木場的捷徑。台車配合著軌道需要以之字形的軌跡前進,而木馬伕則是抬著木馬通過這條豎路前往木場。木馬有多重呢?漢順老師表示,100斤,一個令我瞠目結舌的數字,因為小女子絕對連扛個十斤的米爬這段路都嫌累了,遑論扛著一百斤的木馬。

豎路真的是直溜溜的,由下往上看顯得十分的陡峭,我們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往上爬著。階梯的梯距相當的大,差不多是一般階梯高度的二倍高,這樣的梯距還真不是給女子爬的,就是一條陽剛階梯,是男性走的。我們走來辛苦,沒走多久即氣喘吁吁,但是大家很耐力十足地踩著堅定的步伐往上走著。嘿,這趟行程處處是挑戰,讓我們這群都市女子驚呼連連。

走在路上,我真的很佩服那群木馬伕常常要扛著木馬走在這條路上,不論是上工或是回家這條路都是必然路徑,為了生存人類不斷地自己挑戰極限,即使累了,腳軟了,喘了,還是扛著上路,因為那是關係著生計,維繫一家人生命的活呀。

一條不平凡的豎路!

這是第一次較為完整的走上加九寮台車道,也讓我對於加九寮段的台車路線有著更多的認識,此外,這段行程對我來說更是充滿挑戰的一條路。有的小徑寬大約30公分左右,一旁則是布滿碎時的山崖;有的路段則是狀似無路,但山壁側的繩索給了我們往前行的依賴;有的路段則是要爬越樹幹或是大石。此外,這條也是處處驚喜﹐山徑上開滿不知名的野花隨風搖曳,紫的、白的、黃的、粉紅的或桃紅的花,洗滌疲累的身軀。而在神像處聽聞到的悅耳鳥鳴聲更吸引我們的目光與聽覺的享受。

回程,路上雖有閃神跌了一跤,但是這條行程卻深深吸引著我,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再踏上這條路,尋花訪鳥看台車道。

尚待確定的三分車或是五分車的橋墩。(後經夏老師指出是為三分車)
踏上登山口,離加九寮台車道更近了。
漢順老師於路門解說時夥伴們認真聆聽或做筆記。
沿著台車道鋪設的水管線。
漢順老師後方山路即為豎路,現稱為越嶺古道。
越過豎路沒多久,就在路邊看見水管,證明台車道的存在。
山徑上不知名的小花成了我們另一個注目的焦點。

「清流園」與原住民歌舞的關係

早在日治時期,透過日本在番童教育所將山胞舞蹈納入正式課程後,原住民舞蹈已脫離了傳統的儀式,這種逐漸被改造成娛樂性質的歌舞表演,可說是烏來泰雅族原住民歌舞表演觀光化的濫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初期的台灣,烏來偕日月潭、花蓮太魯閣共列三大原住民歌舞表演勝地。《台北縣志》記載:「近有逐利者,於峽之中途,開設清流園小息處:山女叢集,雅歌曼舞,聲瀰峽谷,每當假日,途為之塞。」短短幾句話描述的就是民國41年烏來泰雅族公主周麗梅與夫婿邱志行成立「清流園山地文化村」的故事。

清流園牌

  周麗梅和台灣大學森林系的平地青年邱行志成婚後,兩人因為非常喜歡大自然,發現烏來的遊仙峽溪谷有一大片岩磐,地形風景非常幽靜,於是在那裏搭了幾個木板小屋。依其處有清澈的南勢溪在岩壁下流過,故命名為「清流園」並招募幾個原住民女孩,教她們跳舞表演。

  在民國五十年代,瀑布和原住民歌舞是烏來觀光主要的景點。前福山國小校長陳勝榮就說他從國小五年級時,下課後都會到清流園去等祖母下班,他的祖母擅長表演泰雅族的傳統樂器口簧琴,這種傳統的表演不僅僅是彈奏,還是在傾訴他們內心的感受,讓日本觀光客深受感動。

清流園門口

  圍繞著清流園,透過司納普拍攝遊客和原住民跳舞,也有出借原住民傳統服飾的定裝拍照服務,原住民意象開始成為最初烏來觀光的標誌。清流園以外,原住民偶爾會受雇於林務局的承包商伐木,或者是在快照公司底下做工拍照,但幾乎沒有原住民從事推台車的工作。老站長楊華康便說,由於早期原住民生活不受拘束,對於要固定上下班的行業比較無法接受,所以當時原住民幾乎沒人推台車。林務局六十台台車裡面,僅有的一位原住民,還是從花蓮翻山過來,而非烏來泰雅族人。

遊客在清流園的獨照

  清流園表演收入一定程度的改善了烏來原住民的經濟,鼎盛時期甚至曾多次赴日本表演,可說是風光一時,漸漸的,原住民雖然不推台車,但也跟台車產生了一個共生的關係。纜車、台車、原住民歌舞三者相輔相成。沒有纜車、沒有原住民歌舞,便無人想坐台車;但沒有台車的話,觀光客也不想走兩公里來看原住民歌舞、坐纜車。

(資料來源: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烏來台車時間旅行》頁210、222;《沿著輕軌私遠足》頁169;〈傾聽土地的聲音,烏來林業與台車田野調查解說〉頁2)

從覽勝新橋看南勢橋與孝義聚落

張碧敏 /烏來林業生活館志工

覽勝新大橋在民國108年中秋節傍晚風光的辦了啟用典禮,細數這橫跨南勢溪上的橋曾經有吊橋、水泥橋,水泥橋在民國56年年開始籌畫興建,終於在1971年四月完工,由當時台北縣蘇清波縣長命名為「覽勝大橋」,由於民國104年8月蘇迪勒颱風來襲,大水淹過橋面,而重建了覽勝新橋,是烏來居民及觀光客往來的指標。

覽勝大橋新舊並列

昭和7年完工,也是橫跨南勢溪的「南勢橋」,卻是在日治時期,從孝義運送木材經烏來台車站,再到新店的重要橋梁,現在仍矗立在觀光台車道旁的橋墩,可代表它的風光與滄桑史。

孝義林道圖

  孝義聚落位於桶後溪上游,其南方有阿玉山,泰雅族發音Ageku(阿玉),是長滿茅草的山地,是阿玉溪和桶後溪匯聚處,不知何原因,孝義是烏來五里(忠治、烏來、孝義、信賢和福山)中,是唯一沒有泰雅族人居住的地區,曾是他們的獵場,目前是人口最少的一里,很難想像日治時期,「三井合名株式會社」開發山林伐木焗腦,曾有三百多戶,一千多人住過的熱鬧情形。

孝義尚留存的木屋

   孝義村往南到13.5公里處,有一廣闊的木材集散場,分兩線:一線往東坑,一線往西坑,沿阿玉溪這段稱「西坑林道」。

民國103年訪問了簡阿嬤和周碧蓮女士
簡阿嬤回憶道:

  卡早輕便都通到新店,我父親早上輕便車推到新店一趟,大約下午兩三點回來,回來再到十三公里半去款(裝堆)木材,下到阿玉這,屯在上面台車路上,隔天透早在推到新店,一天一趟。

   我們老家在大溪,若要回去,父親就款整片較平較低的料仔(木板),站在他推的輕便車到新店後,再坐五分車(萬新鐵路)到艋舺(萬華),然後坐火車到鶯歌,到鶯歌換自動車(客運)到大溪。

台車道遺跡

  輕便車運木材經南勢橋,在昭和20年(民國34年)左右烏來公路開通,遂將木頭運至烏來國中後面山區集中(稱屯ㄚ頭),再由卡車運送至新店,南勢橋運送木材功能逐漸消退,民國52年年11月12日南勢吊橋第一次斷橋,民國59年年南勢吊橋第二次橋斷,基於安全考量,不再修復,只留橋墩,記錄烏來的時代變遷。

  不再伐木,來自四面八方的工作人口頓失工作機會,在民國50年代居民紛紛往外遷移,民國38年在孝義出生的周碧蓮,她回憶道:

   古早這裡是甲種管制,(戶口)要遷進來難,要遷出去快,大家都很窮,孩子太多,要讓孩子讀書,又要拚買房子,要遷出去戶口都留一位,等到拚得差不多了要回來,厝若倒,因是水源保護區,政府不再讓你蓋,但有門牌也有戶口,厝倒了,戶口只好寄在電線桿了,居民也無奈的自我解嘲,是孝義聚落的奇特處。

桶後溪和阿玉溪交會處 右前方是阿玉壩

   民國104年的蘇迪勒和杜鵑兩颱風重創烏來,孝義也不例外,房子淹沒在土石堆裡,曾是聯絡桶後溪兩岸的石板橋也被沖毀不見,桶后林道常有落石與坍方,維護工程一直進行著。烏來電廠在桶後溪上游引水發電的阿玉壩整修後仍在恢復功能。孝義值得一探,看到幾間木屋寧靜中在訴說著歷史。

民國107年桶后林道在整建中

謹此感謝:
簡阿嬤  周碧蓮

參考資料:

民國99年  烏來鄉志      烏來鄉公所
民國102年  時代與遭遇    宋神財             新北市文史學會
民國103年  車寮仔物語    楊華康  夏聖禮     新北市文史學會

司納普

所謂的「司納普」(日文譯音snap shot)即烏來本地人對「照快相小販」的通稱,初始祇是在高水(烏來瀑布)前方為遊客以黑布幕遮的三支腳架傳統相機拍照,但必須事先預訂,兩三天洗好之後再郵寄。但並不是很興盛,這種情況一直到李昭輝和他的夥伴出現之後才有所改變。

  曾擔任台車車伕的李昭輝在民國53年退役後,便和快照業好友合作做「司納普」,因朋友靈巧又富研究精神,自己買書研究將半小時的洗程縮短成八分鐘。從遊客坐上台車時就開始拍照,在將近二十分鐘的台車旅程結束後,便向遊客兜售照片。這樣往往能使遊客大吃一驚,進而就會有興致購買照片。

  李昭輝回憶最初黑白照片一張十塊錢,大概就可以買到四、五斤的白米,收入可說是相當優渥。後來和導遊建立感情,主要的客戶有八成是日本的團客,這也使得後來招募的員工多以較擅日文的原住民為主,以增加日本遊客的親切感。

後來到了六十年代開始,為滿足隨遊客變多而增加的拍照業務量,李昭輝和朋友開設的快照公司在警察局所長的建議下,向台北縣政府綜商科申請照相牌照,成立六合公司,有照相牌照的人才能夠入股,規模一度大到請了二十多位泰雅原住民員工來協助拍照。

  後來「司納普」以販賣搭配塑膠盤底部黏糊遊客的黑白照片為主力商品,這時期李昭輝也開始研究彩色相片的沖洗,但由於關鍵技術遲遲無法突破,就請一些工讀生拿色筆來幫描。先大概知道客人所穿衣服顏色,或利用拍立得拍下團客的身影,因繪製速度快速的關係,總能獲得不錯的評價。後來甚至連日月潭、太魯閣都開始受李昭輝的指導開始賣起這類盤子。

  從簡單的一張旅行照,到不同形式的盤子照,都反應出了「司納普」這個特殊行業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因應台車而生,最後終究在人手一部照相機的快門聲中,逐漸的拉下簾幕,變成烏來人心中的歷史圖像。

(資料來源: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烏來台車時間旅行》頁218;《沿著輕軌私遠足》頁170)

拖洛閣

所謂的「拖洛閣」源自於台車一詞的日語發音「truck」,指的就是手推台車時代伴隨在台車旁一邊幫忙推台車、一邊和觀光客攀談,然後兜售紀念品的小販。

  「拖洛閣」常常徘徊在過南勢溪南勢吊橋後的階梯起點或台車站,手腕懸掛用梅核、桃核染色再簡易加工的項鍊或其他製品,有的則另外兜售明信片和幻燈片;也有台車伕、拖洛閣夫妻搭檔,沿著軌道、配合台車行進速度,快走時快賣,慢走時則趁勢以哀憐的語調,博取外國觀光客的同情而兜售。當時的站長楊華康,就曾提到有拖洛閣小販趁著幫台車工人推車的同時,向外國客人訴說先生被日本調去南洋打仗沒有回來,只留下肩上的小孩這樣的故事。

  從事「拖洛閣」的婦女曾經多達五、六十名,回顧這段歷史,除了和觀光客的兜售外,楊華康說和警方的互動那就像是貓捉老鼠一般,有著鮮明生動的畫面。

  「警察都會取締『拖洛閣』,到半路一抓,他們的手鍊、項鍊全部的紀念品就會嘩啦嘩啦的整個掉在地上,警察一來的時候大家就跑得要死!」

  拖洛閣後來因為台車機械化後,速度增快了,所以無法繼續經營下去。轉變成聚集在車站附近向觀光客兜售的形式,隨著烏來觀光業的衰退,觀光客數量的減少,拖洛閣的從業人口也跟著大幅減少,最後甚至只能在瀑布路的「酋長文化村」歌舞表演場偶爾看到三、四位婦女操著簡單的日語,向日本團體觀光客兜售紀念品。

(資料來源:口述歷史訪談紀錄;《沿著輕軌私遠足》頁159-160;《烏來台車時間旅行》頁204;《村光乍現》頁147)

烏來台車的興盛

文/陳星妤/烏來林業生活館志工

台車帶來了財源,帶來了烏來觀光的興盛。
烏來瀑布日治時期曾被列入台灣八景之一,民國40年烏來因公路開通,開始有遊客前來觀光,而當時烏來街區至瀑布這段僅有台車道相連,因此出現了手推式載客台車,運送遊客至瀑布區遊玩。最早就是一種順便,台車工人運木材下山後,車空下來。 客人問:「你載我好不好?」,「好啊!」就上去了。
後來觀光客多了以後,才有觀光台車。
民國53 年,因應觀光客,林務局將烏來至瀑布約 1.7 公里的單軌路段擴建為雙軌。
民國63 年,更進一步將台車動力機械化。
山地歌舞表演場跟台車站連在一起,觀光客來烏來一天,來坐台車、看瀑布、看舞蹈。
最重要的是,外國人來了,至少要坐一趟Push car(台車),才有到過烏來的感覺。

貳、風華篇(1960-2000年)

台車除了交通運輸,更將烏來觀光與經濟,推向高峰…

烏來瀑布,在日治時期,曾被列入台灣八景之一,年烏來因為公路開通,開始有遊客前來觀光,而當時烏來街區至瀑布這段僅有台車道相連,因此,便出現了手推式載客台車,運送遊客至瀑布區遊玩的方式。
隨著觀光客的增加,林務局於 民國53年將烏來至瀑布約 1.5 公里的單軌路段擴建為雙軌。
民國56年年觀光纜車開始營運,纜車為連結瀑布街區至雲仙樂園的高空纜車,長約382公尺,高低差165公尺,是全台灣第一座載客高空觀光纜車。當時烏來馬車、台車、纜車,加上遊艇,三車一艇,吸引了無數觀光客。
烏來觀光遊客絡繹不絕,民國63年更進一步將台車動力機械化,同時逐步廢止烏來至桶後、孝義、福山的路線,僅保留至瀑布這段作為觀光之用。80年代,烏來的觀光事業達到頂峰。